文章詳情
中國海外大廈,克服地處夏熱冬暖地區氣候不利條件和高端寫字樓服務等級高、用能需求大等難點,聚焦需求側節能和用能側減碳兩個維度,因地制宜選用11項節能減碳技術,實現建築綜合節能率61.0%,可再生能源利用率12.1%,達到近零能耗建築標準要求;碳排放強度28.1kgCO2/(m2.a),降碳率52.60%,剩餘碳排放通過碳補償實現零碳建築目標。
需求側節能—基於對深圳市常年氣候、風向、光熱條件的深度分析,從規劃布局、自然通風、自然採光及圍護結構等方面,最大程度降低建築用能需求,為建築的零碳策略奠定良好基礎。
項目因地制宜的採用偏筒+中庭的布局方式,實現對均質化採光的需求,減少對人造光源的依賴。建築打造屋頂、露台等綠色空間,實現多層次立體綠化,讓處於高強度開發的城市核心區的人們擁有更多親近自然的機會。採用南北貫穿式的邊庭,創造良好自然對流通風;通過風環境和熱環境測算,豎向貫通中庭的設計,全年可實現約2300小時自然通風,減少約180噸二氧化碳的排放。節能幕牆及遮陽系統的應用,每年可減少40%的太陽輻射量。
用能側減碳—基於健康、舒適、低碳、高效目標,採用主動式冷梁空調系統、高效製冷機房、熱回收、屋面太陽能光伏、智慧運維平台等技術,全面提升能源系統效率,最大程度降低建築能源消耗。
主動式冷梁空調,實現溫度、濕度獨立處理控制,解決傳統空調吹風感強、冷熱不均、系統能耗高等痛點,同時實現空調系統節能約20%。採用高效製冷機房設計理念,通過冷源梯級利用、高效設備、系統優化、精密控制等策略,實現全年製冷綜合能效6.4的目標,達到行業領先的水平。
依託新一代信息技術,構建行業領先的智慧物聯網系統,建設可視化的智慧管理平台,能源系統AI優化控制,實現智慧高效低碳運維。通過可視化和智慧化能源管理,實現能耗和碳排放數據的收集、分析、披露和節能運行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挖掘節能潛力。
2023年初,中海正式啟動北京中海金融中心零碳示範工程的建設。項目坐落於北京市西城區二環內,建築面積3.05萬平米,建築高度45m,地上11層。項目整體定位為綠建三星、LEED金級、WELL金級認證,以北京首個大型商業零碳建築和光儲直柔集成示範為目標。項目獲評“十四五”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零碳建築科技示範工程和2023年中建集團零碳示範項目。